催生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的关键角色

元描述: 深入探讨科技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核心作用,分析科技创新如何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并提出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优势的策略。

引言: 高质量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而新质生产力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抓手,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深入探讨科技创新如何成为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并从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三个维度提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策略建议。

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的“源动力”

新质生产力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产物,而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则是其根源。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卡脖子”难题。这些难题的根源在于基础研究的薄弱,因此,加强科技创新,尤其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就成了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和总开关,只有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才能真正突破“卡脖子”难题。因此,要强化基础研究的前瞻性、战略性和系统性布局,从三个方面着手:

1. 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

  • 聚焦高质量发展重大需求背后的基础科学问题,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难题。
  • 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建设,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等,有组织推进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
  • 力求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成果,为科技创新注入源头活水。

2. 推进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

  • 聚焦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六大方向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 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加强基础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化推进重点领域技术攻关。
  • 力求实现更多“从1到10”的颠覆性重大科技突破。

3. 推进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

  • 聚焦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瞄准重大产业技术背后的共性问题。
  • 突破一批“从10到100”的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新质生产力的 “桥梁”

科技创新只有进入生产过程,实现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一头连着科研单位,一头连着科技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环。目前,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仍存在一些堵点问题,例如重大科技成果供给能力弱、科技成果不接地气而转化难等。因此,要一体化谋划前沿研究、试验开发和产业发展,高质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打好成果转化“组合拳”。

1. 提升重大科技成果供给水平:

  • 坚持“四个面向”,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鼓励和规范发展新型研发机构。
  • 打造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 加快提升对重点行业领域发展的支撑能力。

2. 增强科技成果孵化转化能力:

  • 建设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合体,布局建设中试研发基地平台,推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中试验证、产业熟化全链条建设。
  • 缩短新技术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的转化周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跃”。
  • 推动更多优质科技成果从科研单位走进企业、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

3.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

  • 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健全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机制。
  • 明确科技成果转化的权利义务、分配方式和保障措施,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着力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

人才培养:新质生产力的“源动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靠科技创新,最终靠人才。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的每一次生产力的重大跃升,都是基于劳动者的科技创新引发的,同时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而推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刻变革。新质生产力对创造和使用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筑牢创新人才“蓄水池”。

1. 分类推进高校改革:

  • 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
  • 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 建立以创新发展为抓手的人才培养新机制,着力造就一批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2. 走好人才培养自主之路:

  • 优化学科专业调整,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着力培养一批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和一流产业技术工人。
  • 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为青年科技人员安身、安心、安业提供保障。

3. 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 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 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赋予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
  • 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社会环境,全面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常见问题解答

Q1:科技创新如何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

A1: 科技创新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的源泉。通过基础研究的突破,我们可以掌握新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进而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例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

Q2:如何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A2: 要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建立中试研发基地平台,缩短新技术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的转化周期。

Q3:如何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人才?

A3: 要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和一流产业技术工人。

Q4:如何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

A4: 要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完善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机制,明确科技成果转化的权利义务、分配方式和保障措施。

Q5:如何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社会环境?

A5: 要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社会环境,放手让科技人员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Q6: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A6: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终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结论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要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动能,打好成果转化“组合拳”,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新业态,筑牢创新人才“蓄水池”,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源动力。只有坚持科技创新,才能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